![]() 顯示裝置
专利摘要: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可撓性顯示單元,係包含可撓性顯示面板及可撓性觸控面板;以及殼體,係配置以包覆可撓性顯示單元,同時允許可撓性顯示單元相對於殼體移動,以使得一部分可撓性顯示單元由該殼體拉出並收回該殼體內。顯示裝置更包含標示器,其係配置以於一部分可撓性顯示單元拉出殼體時接觸可撓性觸控面板之一位置。標示器係提供以使得接觸位置隨著可撓性顯示單元相對於殼體移動而改變。顯示裝置亦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其係配置以計算可撓性顯示單元上之接觸位置,並根據所計算之接觸位置調整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上之影像之大小。 公开号:TW201322080A 申请号:TW101112531 申请日:2012-04-09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Jun-Ho Kwack;Dae-Won Kim;Young-Sik Kim 申请人:Samsung Display Co Ltd; IPC主号:G06F1-00
专利说明:
顯示裝置 所述技術係普遍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更具體來說,係關於一種包含可撓性顯示面板之顯示裝置。 顯示裝置係廣泛地使用於顯示影像。在多種顯示裝置中,可撓性顯示裝置預期將與各種不同裝置一起應用。 可撓性顯示裝置包含顯示影像之可撓性顯示面板。由於可撓性顯示面板係為可撓性,使得可撓性顯示面板可折疊、捲繞、或捲起成捲筒狀,因此減少其整體大小。因此,可撓性顯示裝置將易於攜帶。 上述於背景技術章節所揭露之資訊僅為了加強對所述技術之背景之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非構成為本國該技術背景之通常知識者所已知之先前技術之資訊。 所述技術係致力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具有顯示對可撓性顯示面板之可撓性特質作最佳化影像之優點。 一方面係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可撓性顯示單元,其包含可撓性顯示面板及位於可撓性顯示面板之顯示表面上之可撓性觸控面板;殼體,係配置以使當可撓性顯示單元相對於殼體移動時,包覆可撓性顯示單元,使得一部分可撓性顯示單元自殼體拉出及收回至殼體內;標示器,係配置以於一部分可撓性顯示單元自殼體拉出時,接觸可撓性觸控面板之位置,其中標示器係提供以使接觸位置隨著可撓性顯示單元相對於殼體移動而改變;以及至少一處理器,係配置以計算可撓性顯示單元上之接觸位置,並根據所計算之接觸位置而調整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上之影像之大小。 於所述裝置中,標示器可形成於相反於顯示表面之可撓性顯示單元之另一表面上,其中至少一部分之可撓性顯示單元可配置以捲入殼體內之滾筒單元,且標示器可接觸在滾筒單元內之可撓性觸控面板。顯示裝置可更包含軸件,其上至少一部分可撓性顯示單元係捲入滾筒單元內,其中可撓性觸控面板可包含未和可撓性顯示面板重疊之一部分,未重疊之部分具有以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所量測之長度,且未重疊之部分之長度可實質上相等於軸件之周長之長度。標示器可具有以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延伸之條紋形狀。 又於所述裝置中,至少一處理器可配置以利用接觸位置測定可撓性顯示單元之暴露部分之大小,以利用所計算之暴露部分之大小而調整影像之大小。至少一處理器可配置以進一步利用於接觸位置與以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所量測之暴露部分之間之距離,而測定可撓性顯示單元之暴露部分之大小。標示器可相對於殼體而於固定位置固定至殼體。標示器可包含傳導刷或傳導墊,其係配置以接觸可撓性觸控面板。接觸位置可位於殼體內。可撓性觸控面板可包含一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標示器包含電性傳導表面,其係配置以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 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操作顯示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提供上述之顯示裝置;自殼體拉出可撓性顯示單元,使得一部分可撓性顯示單元暴露於殼體之外;計算在可撓性顯示單元上標示器接觸可撓性觸控面板之一位置;以及處理所計算之接觸位置以調整欲顯示於可撓性顯示單元之暴露部分上之影像之大小。 在所述方法中,處理步驟可包含:根據所計算之接觸位置計算暴露部分之大小;以及利用所計算之暴露部分之大小調整影像之大小。該方法可更包含調整影像之解析度以調整影像之大小。該方法可更包含纏繞可撓性顯示單元,以收回至少一部分之暴露部分至殼體之內,其中接觸位置係於纏繞可撓性顯示單元時改變。標示器可形成於相反於顯示表面之另一表面上,其中一部分可撓性顯示單元係捲入殼體內之一滾筒,且標示器接觸捲入之部分。標示器可具有以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延伸之條紋形狀。 又於所述方法中,標示器可相對於殼體而於固定位置固定至殼體。當收回可撓性顯示單元時,接觸位置可位於殼體之內。可撓性觸控面板可包含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標示器可包含電性傳導表面,電性傳導表面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 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可撓性顯示單元,其包含顯示影像之可撓性顯示面板及位於可撓性顯示面板之上表面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殼體,可撓性顯示單元係自該殼體拉出或收回,使得可撓性顯示單元之顯示區域係變動地暴露;以及控制器,其連接至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可撓性顯示面板,該控制器根據隨著可撓性顯示單元捲進或拉出殼體時之接觸位置而改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之電容,使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上之影像之大小相稱於顯示區域。 可撓性顯示單元可更包含形成於可撓性顯示面板之背面之傳導式標示器,且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滾筒單元,其位於殼體內以支撐可撓性顯示單元之末端部分,並圍繞其而捲入可撓性顯示單元,使得傳導式標示器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 電容式觸控面板可具有與在可撓性顯示面板上之滾筒單元之方向之第一長度相等大之長度。 第一長度可相等於滾筒單元之周長。 傳導式標示器可以其中滾筒單元旋轉之方向延伸。 控制器可偵測在電容式觸控面板之整體長度上之顯示區域,其對應至藉著由排除接觸傳導式標示器且因而具有改變電容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第二長度之第三長度扣除從滾筒單元之中心至殼體之邊緣之第四長度所獲得之長度。 顯示裝置更可包含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之傳導式接觸單元,其中控制器可根據與傳導式接觸單元接觸且因此具有改變之電容的部份偵測電容式觸控面板對應至拉出殼體之部分的顯示區域。 傳導式接觸單元可具刷狀或墊狀。 根據實施例,可提供顯示對可撓性顯示面板之可撓性特質作最佳化之影像之顯示裝置。 實施例將參考以下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所附之圖式而更完整地說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下以各種形式修改。 為了釐清本發明,和本說明書無關之部分將省略。且全文中相同元件或等效物係以相同參考符號所表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同之參考符號係使用於具相同配置之元件,並於第一實施例中代表性地說明,且在其餘實施例中,僅將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異之配置。 圖式中係概略地顯示每個元件之大小及厚度,且本發明並不必然以此為限。 在圖式中,一些層和區域之厚度為了清晰而放大。在圖式中,一些層和區域為了方便說明而誇大。將理解的是,當一個元件,例如層、薄膜、區域或平板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之"上"時,其可直接地位於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介元件。 在本說明書中,除非另行解釋為不同意函,將了解的是"包含(comprise)"或其變化"包含(comprises)"或"包含(comprising)"係意指包含所述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此外,本說明書中,"上(on)"意指一元件係位於另一元件之上或下,並且可不必然意指一元件位於另一元件基於重力方向之上側。 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將參考第1圖至第4圖而說明。 第1圖係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剖視圖。 如第1圖所示,顯示裝置包含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殼體200,滾筒單元300(或滾筒軸件)、以及控制器400。 如第1圖所示,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係顯示顯示裝置所處理之影像。舉例來說,當顯示裝置為行動式終端機,例如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等之一部分時,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可顯示影像,例如使用者介面(UI),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UI)等。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具有可撓性而可彎折、卷繞、或捲起,且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可收進或拉出殼體200。於實施例中,如圖式所示,當藉由相對於殼體200旋轉滾筒單元300或滾筒軸件,或拉出顯示單元100之方式而捲動顯示單元100時,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以第一方向捲入或拉出。於實施例中,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入或捲出殼體200,暴露於殼體外之顯示區域DA之大小可變動。於某些實施例中,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包含可撓性顯示面板110、可撓性觸控面板、以及標示器130。於某些實施例中,可撓性觸控面板可為電容式觸控面板120。 於實施例中,可撓性顯示面板110包含可撓性基板、薄膜等。液晶、有機發光二極體等係插設在可撓性基板之間以顯示影像。可撓性顯示面板110可為透明或半透明以使得外部透過其而檢視。於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係位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上表面上。 於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可為可撓性且具有一薄膜、薄板、墊片等之形式,並且可藉由電容改變而感測觸控操作。 可撓性顯示面板110及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係分別連接至控制器400,且控制器400可包含至少一處理器,以在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入或拉出殼體200時,根據於藉由在標示器130之位置接觸觸控面板,而改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電容的位置,來調整或配合將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顯示區域DA的影像之大小。 第2圖係顯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可撓性顯示單元之可撓性顯示面板之背側。 如第2圖所示,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有一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未重疊之末端部分。該部分具有於沿著可撓性顯示面板110相對於殼體移動之移動方向之第一長度L1。於實施例中,第一長度L1相等於滾筒單元300之周長,使得當末端部分纏繞滾筒單元300一周時,末端部分可包圍滾筒單元300。於實施例中,於其中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末端部分捲入滾筒單元300之狀態下,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係藉由滾筒單元300而支撐。 於某些實施例中,標示器130可電性傳導或可具有電性傳導之部分。該電性傳導之標示器130可形成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背面上。詳細地說,傳導式標示器130形成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背面上,以於其中可撓性顯示面板110捲進或捲出殼體200之第一方向延伸。傳導式標示器130具電性傳導之特質,且可藉由塗佈具有電性傳導特質之溶液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或黏貼具有電性傳導特質之膠帶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而形成。由於傳導式標示器130形成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背面上,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入或纏繞滾筒單元300時,傳導式標示器130接觸位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上表面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 請參考回第1圖,殼體200係為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進或捲出之部份,使得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顯示區域DA係變動地暴露。滾筒單元300係位於殼體200內。 滾筒單元300係位於殼體200內,以支撐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末端部分,且圍繞其而捲入附近之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使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得以相對於殼體200於第一方向捲進或拉出。於實施例中,滾筒單元300選擇性地捲入或纏繞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以變動地暴露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顯示區域DA至殼體200之外部。滾筒單元300可被動或本身主動地旋轉或是捲起,且當滾筒單元300本身旋轉時,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可相對於殼體200以第一方向捲進或拉出。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繞滾筒單元300時,使得形成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背面上之傳導式標示器130接觸位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上表面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 控制器400連接至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及可撓性顯示面板110。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藉由滾筒單元300捲進或捲出殼體200時,控制器400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於傳導式標示器130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位置之電容改變而決定顯示區域DA,並且改變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之大小,以使其符合所偵測之顯示區域DA。 藉由控制器400以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電容而偵測顯示區域DA之方法將參考第3圖而說明。 第3圖係解釋根據第一實施例在顯示裝置中藉由控制器偵測顯示區域之方法。 如第3圖所示,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繞滾筒單元300並捲進殼體200時,使得形成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背面上之傳導式標示器130接觸位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之上表面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且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電容係於標示器130接觸觸控面板之接觸位置處改變。 於實施例中,控制器400根據藉著由接觸位置與可撓性顯示面板之末端之間的距離之第三長度L3扣除滾筒單元300之中心至殼體200之邊緣的距離之第四長度L4所得到之長度,而偵測或決定顯示區域DA。 第4圖係顯示根據第一實施例顯示於顯示裝置之可撓性顯示單元上之影像。 如第4圖所示,於偵測顯示區域DA之後,控制器400改變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之大小,使其符合所決定之顯示區域DA。 詳細地說,如第4(a)圖所示,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首先係以相對於殼體200之第一方向捲出以暴露第一顯示區域DS1時,控制器400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在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捲繞滾筒單元300之接觸位置之電容之改變,而偵測第一顯示區域DS1,並且改變影像之大小,使得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符合上文所述之第一顯示區域DS1。 此外,如第4(b)圖所示,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以相對於殼體200之第一方向進一步捲出以暴露較第一顯示區域DS1更大之第二顯示區域DS2時,控制器400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在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捲繞滾筒單元300之接觸位置之電容改變,而偵測第二顯示區域DS2,並且改變影像之大小,使得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符合上文所述之第二顯示區域DS2。 此外,如第4(c)圖所示,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以相對於殼體200之第一方向進一步捲出以暴露較第二顯示區域DS2更大之第三顯示區域DS3時,控制器400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在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捲繞滾筒單元300之接觸位置之電容改變,而偵測第三顯示區域DS3,並且改變影像之大小,使得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符合上文所述之第三顯示區域DS3。 如上述所說明,於根據所說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控制器400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於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進或捲出殼體200之接觸位置之電容變化,而偵測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進或捲出殼體200時,暴露於外部之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顯示區域DA,並且改變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之大小,使得影像符合顯示區域DA,因此顯示對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可撓性特質作最佳化之影像。 特別地,於根據所說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由於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暴露於外部之顯示區域DA係藉由直接連接至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控制器400而決定,雖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暴露面板表面於殼體200之外部係為非線性彎折,仍可準確地偵測殼體200之外部之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所暴露之顯示區域DA,且影像之大小可改變,以符合顯示區域DA。 也就是說,根據所說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控制器400根據於在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拉進或拉出殼體200時,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在接觸位置之電容,而即時感測或量測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所暴露之顯示區域DA,而不是於可撓性顯示單元100自殼體200拉出後感測顯示區域DA。因此,雖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所暴露之平板表面具相當之可撓性而係為非線性彎折,仍可準確偵測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所暴露之顯示區域DA,且可顯示具有符合顯示區域DA之大小之影像。 此外,根據所說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考量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可撓性特質,根據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拉進或拉出殼體200時,在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電容改變之接觸位置,而測定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所暴露之顯示區域DA,藉以變動地顯示符合可撓性顯示單元100變動之顯示區域DA之準確大小的影像於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上,而不是計算滾筒單元300之轉動量以間接感測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顯示區域DA,或在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展開之後藉由利用距離量測單元,例如紅外線、超音波等而感測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顯示區域DA。這提高了顯示裝置之整體使用者滿意度。 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將參考第5圖而說明。 當解釋所說明之實施例時,將說明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配置或部分,且為了簡潔可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之配置或部分。為了便於說明,解釋所述之實施例時,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之參考符號係用於相同元件。 第5圖係為顯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如第5圖所示,顯示裝置包含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殼體200、滾筒單元300、控制器400、以及作為標示器之傳導式接觸單元500。 可撓性顯示單元100包含可撓性顯示面板110及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且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進或拉出殼體200時,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係接觸傳導式接觸單元500。 於實施例中,傳導式接觸單元500係位於或固定於殼體200之內,且接觸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傳導式接觸單元500可具刷狀或墊狀。藉由利用具刷狀或墊狀之傳導式接觸單元500,在傳導式接觸單元500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時,可抑制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上劃刮的產生。 控制器400係連接至電容式觸控面板120及可撓性顯示面板110。控制器400根據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藉由滾筒單元300拉進或拉出殼體200時,於傳導式接觸單元500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位置上改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電容,而量測或測定顯示區域DA,且改變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之大小,以使其符合所偵測之顯示區域DA。 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電容藉由控制器400偵測顯示區域DA之方法將參考第6圖而說明。 第6圖係顯示根據第5圖中所說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可撓性顯示單元。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繞或纏繞滾筒單元300且拉進殼體200時,位於殼體200內之傳導式接觸單元500係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且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傳導式接觸單元500之接觸區域CA之電容係改變。 控制器400根據當電容式觸控面板120接觸傳導式接觸單元500時,具有改變之電容的接觸區域CA,而偵測符合展開部分(位於第6圖之接觸區域之右側,且當可撓性顯示面板以第一方向自殼體200拉出時,符合殼體200之外部之顯示面板之部分)之顯示區域DA。於偵測顯示區域DA之後,控制器改變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影像之大小,以使得其符合顯示區域DA。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所說明之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控制器400根據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進或拉出殼體200時改變之電容式觸控面板120之電容,而偵測當可撓性顯示單元100捲進或拉出殼體200時,暴露於外部之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顯示區域DA,並調整顯示於可撓性顯示面板110上之影像之大小,以使得影像符合顯示區域DA,因此顯示對可撓性顯示單元100之可撓性特質作最佳化之影像。 雖然本揭露已連結目前考量可行之實施例而說明,其將理解的是本發明不限於所揭露之實施例,相反地,其旨在涵蓋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與範疇內之各種不同修改及等效配置。 100...可撓性顯示單元 110...可撓性顯示面板 120...電容式觸控面板 130...標示器 DA...顯示區域 L1...第一長度 L3...第三長度 L4...第四長度 DS1...第一顯示區域 DS2...第二顯示區域 DS3...第三顯示區域 200...殼體 300...滾筒單元 400...控制器 500...傳導式接觸單元 CA...接觸區域 第1圖係顯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示意圖。第3圖係解釋根據實施例在顯示裝置中藉著控制器偵測顯示區域之方法之示意圖。第4圖係顯示根據實施例之範例之示意圖,各範例中之影像係顯示於顯示裝置之可撓性顯示單元上。第5圖係顯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示意圖。第6圖係顯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示意圖。 100...可撓性顯示單元 110...可撓性顯示面板 120...電容式觸控面板 200...殼體 300...滾筒單元 400...控制器 DA...顯示區域
权利要求:
Claims (19)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可撓性顯示單元,其包含一可撓性顯示面板及位於該可撓性顯示面板之一顯示表面上之一可撓性觸控面板;一殼體,係配置以使該可撓性顯示單元相對於該殼體移動時包覆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以使得一部分該可撓性顯示單元自該殼體拉出及收回至該殼體內;一標示器,係配置以當一部分該可撓性顯示單元自該殼體拉出時,接觸該可撓性觸控面板之一位置,其中該標示器係提供以使一接觸位置隨著該可撓性顯示單元相對於該殼體移動而改變;以及至少一處理器,係配置以計算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上之該接觸位置,並根據所計算之該接觸位置而調整顯示於該可撓性顯示面板上之一影像之大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標示器形成於相反於該顯示表面之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另一表面上,至少一部分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係配置以捲入該殼體內之一滾筒單元,且該標示器接觸在該滾筒單元內之該可撓性觸控面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更包含一軸件,其上至少一部分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係捲入該滾筒單元,其中該可撓性觸控面板包含未與該可撓性顯示面板重疊之一部分,未重疊之該部分具有以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所量測之一長度,且未重疊之該部分之該長度係實質上相等於該軸件之周長之一長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標示器具有以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延伸之一條紋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係配置以利用該接觸位置而測定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一暴露部分之大小,以使用所計算之該暴露部分之大小而調整該影像之大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係配置以進一步利用於該接觸位置與以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所量測之該暴露部分之一距離,而測定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該暴露部分之大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標示器相對於該殼體而於一固定位置固定至該殼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標示器包含一傳導刷或一傳導墊,其係配置以接觸該可撓性觸控面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接觸位置係位於該殼體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性觸控面板包含一電容式觸控面板,且該標示器包含一電性傳導表面,該電性傳導表面係配置以接觸該電容式觸控面板,使得該電容式觸控面板之一電容於該接觸位置處改變。 [11] 一種操作顯示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提供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該顯示裝置;自該殼體拉出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使得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一部分係暴露於該殼體之外;計算該標示器在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上接觸該可撓性觸控面板之該位置;以及處理所計算之該接觸位置以調整欲顯示於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該暴露部分上之該影像之大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處理步驟包含:根據所計算之該接觸位置計算該暴露部分之大小;以及利用所計算之該暴露部分之大小調整該影像之大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調整該影像之一解析度以調整該影像之大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纏繞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以收回至少一部分該暴露部分至該殼體之內,其中在纏繞該可撓性顯示單元時改變該接觸位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標示器形成於相反於該顯示表面之另一表面之上,一部分該可撓性顯示單元捲入該殼體內之一滾筒,且該標示器接觸捲入之該部分。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標示器具有以該可撓性顯示單元之移動方向延伸之一條紋形狀。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標示器相對於該殼體而於一固定位置固定至該殼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拉出該可撓性顯示單元時,該接觸位置係位於該殼體內。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可撓性觸控面板包含一電容式觸控面板,且該標示器包含一電性傳導表面,該電性傳導表面係接觸該電容式觸控面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84160B|2017-05-21|顯示裝置 TWI480845B|2015-04-11|顯示裝置 TWI584250B|2017-05-21|顯示裝置 JP5832253B2|2015-12-16|表示装置 US20210004193A1|2021-01-07|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057342B|2014-02-12|包括具有实现进一步功能的本体的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TWI554863B|2016-10-21|用於電子裝置之太陽能電池環境光感測器 US20150220188A1|2015-08-06|Screen capable of varying display area, mobile terminal and screen display method thereof TWI580030B|2017-04-21|窄邊框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CN108701774B|2021-04-20|显示设备 US8933626B2|2015-01-13|Flexibl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panel TW201421719A|2014-06-01|具有顯示器整合式光感測器的電子裝置 TWI651032B|2019-02-11|可攜式電子裝置用配件 KR20180090616A|2018-08-13|생체 정보 측정이 가능한 전자 장치 CN107919064A|2018-04-17|可卷曲显示装置 US9166201B2|2015-10-20|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US20140139759A1|2014-05-22|Touch panel KR20180012382A|2018-02-06|표시 장치 CN104423667B|2018-01-12|触摸板和显示器 JP3161093U|2010-07-22|折り返し導体を有する導電膜フィルムヒーター JP2016225815A|2016-12-28|携帯端末用筐体および携帯端末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584160B|2017-05-21| CN103123560A|2013-05-29| KR20130055259A|2013-05-28| US20130127917A1|2013-05-23| KR101860880B1|2018-05-25| CN103123560B|2017-10-27| US9019313B2|2015-04-28|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20050176470A1|2003-03-19|2005-08-11|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Display device| WO2005015302A1|2003-08-08|2005-02-17|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Bi-stable display| US20070167525A1|2005-11-07|2007-07-19|Geesaman Bard J|Combinations of metformin and a meglitinide| US7639237B2|2006-03-03|2009-12-29|Perkins Michael T|Roll-out touch screen support system | WO2007145518A1|2006-06-14|2007-12-21|Polymer Vision Limited|User input o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TWI417821B|2007-11-23|2013-12-01|Creator Technology Bv|具改進功能的電子裝置| JP2010040803A|2008-08-06|2010-02-18|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電子ビームを用いた半導体検査装置| KR20100027502A|2008-09-02|2010-03-1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플렉서블 디스레이부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604030B1|2009-06-16|2016-03-16|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어레이 방식의 후방 카메라를 이용한 멀티터치 센싱 장치| KR101607283B1|2009-11-03|2016-03-29|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JP6117620B2|2012-06-07|2017-04-19|日東電工株式会社|タッチパネル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400298B1|2012-06-14|2014-06-27|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장치| KR102047690B1|2013-01-24|2019-11-22|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포터블 디바이스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KR102091602B1|2013-06-10|2020-03-20|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미디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399616A|2013-07-02|2013-11-20|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能改变显示区域的屏幕、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显示方法| JP2015035209A|2013-07-12|2015-02-19|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4424844B|2013-08-26|2017-04-19|联想有限公司|柔性显示设备和电子产品| TWI521401B|2013-09-27|2016-02-11|恆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軟性觸控裝置及其系統| JP2015187852A|2014-03-13|2015-10-29|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タッチパネル| JP6596224B2|2014-05-02|2019-10-23|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発光装置及び入出力装置| KR102203909B1|2014-08-09|2021-01-14|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롤러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186681B2|2014-08-09|2019-01-22|Lg Display Co., Ltd.|Rolla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KR102317525B1|2014-09-05|2021-10-26|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휴대 전자기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KR102269135B1|2014-10-06|2021-06-25|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장치| KR102319543B1|2014-10-22|2021-11-02|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롤러블 표시 장치, 롤러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203910B1|2014-10-22|2021-01-14|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롤러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342761B1|2014-12-04|2021-12-23|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60098677A|2015-02-10|2016-08-19|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롤러블 표시장치| KR102304310B1|2015-02-13|2021-09-23|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롤러블 표시 장치| KR102305572B1|2015-02-24|2021-09-28|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60306390A1|2015-03-17|2016-10-20|Roel Vertegaal|Flexible Display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CN104715682B|2015-04-07|2017-10-17|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显示设备| KR20160123620A|2015-04-16|2016-10-26|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방법| KR102148980B1|2015-07-20|2020-08-28|삼성전자주식회사|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KR20170011675A|2015-07-24|2017-02-02|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2333180B1|2015-08-05|2021-11-30|삼성전자주식회사|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USD834549S1|2015-08-31|2018-11-27|Lg Electronics Inc.|Mobile phone| USD836076S1|2015-08-31|2018-12-18|Lg Electronics Inc.|Mobile phone| CN105182676B|2015-09-08|2017-03-01|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影幕布、触控屏投影显示方法及系统| US9877002B2|2015-10-02|2018-01-2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Reconfigurable mobile device| KR20170058220A|2015-11-18|2017-05-26|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0977771B2|2015-11-18|2021-04-1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lla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EP3173855B1|2015-11-27|2020-12-09|LG Electronics Inc.|Rollable display device| KR20170066838A|2015-12-07|2017-06-15|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D828317S1|2016-02-19|2018-09-11|Lg Electronics Inc.|Mobile phone| USD825514S1|2016-02-19|2018-08-14|Lg Electronics Inc.|Mobile phone| CN105786124A|2016-03-28|2016-07-20|联想有限公司|一种电子设备| KR20180014386A|2016-07-29|2018-02-08|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두루마리형 연성표시장치| CN107845330A|2016-09-19|2018-03-27|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柔性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KR20180031886A|2016-09-20|2018-03-29|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20180038601A|2016-10-06|2018-04-17|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롤러블 표시 장치| KR20180040181A|2016-10-11|2018-04-20|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확장형 표시 장치| CN106448465A|2016-10-11|2017-02-22|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柔性显示装置| CN106355996B|2016-11-23|2019-05-07|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柔性显示装置| CN106713538A|2016-12-07|2017-05-24|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成式移动终端| CN106790883A|2016-12-07|2017-05-31|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成式移动终端| CN107402672B|2017-07-27|2020-09-15|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19339B|2018-01-31|2020-04-24|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WO2019180880A1|2018-03-22|2019-09-26|シャープ株式会社|表示装置| CN108520702A|2018-04-02|2018-09-11|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显示装置及电子产品| USD896769S1|2018-08-27|2020-09-22|Lg Electronics Inc.|Mobile phone| WO2021015330A1|2019-07-23|2021-01-28|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0491300B|2019-09-27|2022-02-11|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显示装置| WO2021075610A1|2019-10-18|2021-04-22|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이동 단말기| WO2021112272A1|2019-12-03|2021-06-10|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컨텐츠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1137309A1|2019-12-30|2021-07-08|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11161635A|2020-01-02|2020-05-15|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一种可卷绕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1145649A|2020-01-21|2020-05-12|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218703B1|2020-08-21|2021-02-22|삼성전자주식회사|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US11243636B1|2020-11-30|2022-02-08|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Rollable display device|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KR1020110120915A|KR101860880B1|2011-11-18|2011-11-18|표시 장치|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